前言
gtd思想是不错的思想,它把人脑中的一切想做的事都放进一个外在容器(简称外脑)
.人脑只需要负责思考和行动,而不需要记忆.这样也符合人脑的特性,充分发挥了人脑的作用.
问题与分析
但是在gtd
的具体执行中,你会发现困难很多,甚至会放弃.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在我的分析中认为,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冗余
.
冗余
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,它出现在宇宙的方方面面.比如:人体基因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遗传并表达.古代皇帝只敢称九五至尊,总会留一线.人吃饭吃个半饱对身体最有好处.等等事情多不胜数,可以说是世间底层的规律.
冗余
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一直认为的中庸之道
.水至清则无鱼,凡事不能做绝.那么gtd
思想做的太绝了,把方方面面都放进容器,不留一丝余地,违反了天地规律,自然会在使用时暴病而亡.
但是不可否认gtd
思想是对的,只不过还要再加上中庸之道
才能算是完美.中庸之道
也可以理解为28法则
.百分之80的精力放在百分之20的事情上,百分之20的经历放在百分之80的事情上.套用这里可以认为使用gtd干百分之20的重要事情,剩下百分之80的事情不依靠gtd
.
详细解说
我们只需要把百分之20的事情套用在gtd上面就行,剩下的该干嘛干嘛,无所谓. 在我个人的设计中,人应该拥有日常
,项目
,任务
,行动
,将来也许
这几大块.
- 日常: 这件事情很重要, 必须保持每天都干, 可以把它列入行动清单, 例如我认为写作很重要, 所以每天写一篇文章.
- 项目: 一切我们想解决的问题.一定是非常重要的,非自己不可的. 但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难题, 我们就可以成立一个项目, 来针对性的解决.
- 任务: 项目分解产物, 项目是个很抽象的概念, 里面包含了资料,大纲等等. 而具体到解决问题, 我们就要把每一块分解为任务.
- 行动: 行动分为两块,①任务的具体实现. 到了这一层面, 就是可以当天或者隔天能完成的. 每天不要太多, 三个就行, 但是确保必定两天内能完成. 为什么是两天呢? 因为自己估算的当天行动不可能很精确, 但再不精确, 两天内必定足够了. 在完成行动的量上可以动态调整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.②生活中不列入gtd的行动,这个行动虽然不重要,但很紧急, 每天行动完成后就要把这些紧急的做了.
- 将来也许: 自己想做的,现在没时间和条件做,可以天马行空, 比如和巴菲特握手.
以上就是我认为的几大块,和gtd最大不同在于两处:(www.hedaoshe.com)
- 只把重要的事,想干的事,放入gtd系统,剩下的统统忽略(因为剩下的事不干对你也没啥大影响)
- 行动不必太多,每天保持三个,但两天内一定完成.
结语
我结合了gtd思想
和中庸之道
,融合了一套更轻松的个人管理思想.我自己用起来感觉无压力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