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办?
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写就随便逮个话题抄袭+硬写
刚开始写作的新手, 会有一个烦恼, 那就是不知道写什么.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. 因为新手都有个不切实际的梦想, 一口吃成大胖子, 要写的和陶瓷里的文章一样.
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 刚开始写作不要有任何压力, 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素材, 我们看的电影, 看的书, 和人说过的话等等. 哪怕只是写100字的流水账都是OK的.
随着写作的深入,要把方向转变为自己喜欢的领域,这样才能持久
世界这么大, 素材无穷无尽, 当我们写多了, 习惯成自然. 就和吃饭睡觉一样简单. 这时候就可以把写作的方向深耕到兴趣领域.
我们越感兴趣的领域就越会花时间探索, 选题素材也就源源不断. 不断读该领域别人的文章, 刚开始就模仿. 随着模仿的次数加深, 我们会很自然的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到文章中, 这时候我们写的就不比其他陶瓷差了. 世界上所有的文章都能找到雷同的, 因为一开始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.(www.hedaoshe.com)
基本上所有作者写作都是使用套路, 我们也应该使用套路
随着写作的深入, 我们会发现文章的结构都是套路, 所谓的灵感大部分是唬人的. 陶瓷每天发一篇文章, 哪里有那么多灵感?
李笑来有本电子书叫<<七年就是一辈子>>, 整本书都是一个格式的产物:
1. 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?
2. 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?
3. 这个概念通常被如何误解?
4. 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?
5. 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?
6. 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?
7. 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?
8. 这个概念与哪些其他重要概念有重要的联系?
其实我们小学写作文的总-分-总
就是一种写作套路.还有是什么-为什么-怎么做
,论点-分论点-正例-反例-总结
等等套路.
粥左罗的套路公式是下面这样,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.
1. 场景化写作, 引出一个痛点话题.
2. 针对痛点话题, 提出一个新鲜观点.
3. 正面论证这个观点, 小标题+ 案例.
4. 反面论证这个观点, 小标题+ 案例.
5. 总结这个观点的意义, 价值.
6. 给出具体的执行建议, 呼吁大家去做.
优质选题的三大底层逻辑
我们写文章和打仗差不多, 一定要有<<孙子兵法>>中, 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. 高手写文章, 先是找一个读者可能感兴趣的选题, 然后想办法获得高阅读量. 菜鸟写文章, 先是随便先个题, 然后想办法获得高阅读量.
选题的优略决定了一篇文章的命运. 我们要时刻记住, 我们的文章是为读者提供价值, 永远要站在读者的角度, 而不是自娱自乐.
逻辑一:覆盖人群尽可能多的广
<<微信共总好编辑排版规范>>和<<为什么你写的专业内容没有人看>>这两篇文章出于一个陶瓷, 但是前一个10w阅读量, 后一个才2w阅读量. 文章质量一样, 但是阅读量整整差了5倍. 这就是因为第一篇覆盖面广, 凡是做陶瓷的都有编辑排版的需求, 而第二篇只写特定专业内容的作者才会看.
选题一定要尽可能打覆盖更多的人群, 这样才更可能打造爆文.
逻辑二:击中更多人大痛点
痛点就是恐惧, 人天生对恐惧有超乎寻常的敏感, 因为没有这种敏感的祖先早已死去. 做产品的人如果不理解这句话, 便做不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, 做营销的的人如果不理解这句话, 便做不出市场上受关注的广告.
我们的选题应该击中更多人的大痛点.
逻辑三:社交原动力
社交原动力就是要让人有分享的原始冲动. 你的内容能充当社交的辅助工具. 比如八卦.
以下是用户转发分享一篇文章的5个动机:
- 表达观点,比如<<所有不谈钱的老板都是刷流氓>>
- 利他心理,比如<<不想得空调病,就一定要做好这5件事>>
- 站队心里, 比如<<买800万学区房是庸俗, 带小孩环游世界就不庸俗了>>
- 寻找谈资, 比如<<北京, 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>>
- 塑造形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