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本篇根据病因、病情、脉搏、药物性味、饮食适宜和忌讳,阐明五脏功能的变化规律,以及这些规律在治疗上的运用。
正文
五入
五味对五脏的喜爱程度不同,导致五味会进入不同的脏中。酸味喜欢进入肝脏,辛味喜欢进入肺,苦味喜欢进入心,咸味喜欢进入肾,甘味喜欢进入脾。以上可以简称为“五入”。
五病
五脏各有气机变化,当出现病情时,可以通过气机反应。心有病时会噫气(叹息),肺有病时会咳嗽,肝有病时会胡言乱语,脾有病时会有吞气(囫囵吞枣),肾有病时会打哈欠和喷嚏。
胃有病时会打嗝,大肠小肠有病会泄泻(拉稀),下焦有病时拍打听上去有水声,膀胱有病要么尿不出要么尿不尽,胆有病容易发怒。
以上脏腑病变统称为“五病”。
五并
五脏的精华合并到某脏,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变化:精气合并在心则非常高兴,精气合并在肺部会非常悲伤(林黛玉就是典型例子),精气合并在肝则非常忧虑,精气合并于脾会非常畏惧,精气合并于肾会非常恐惧。
以上统称为“五并”,一般脏腑虚弱的人才容易出现五并的情况,比如范进中举时,就因为心气虚发生了“心并”现象,得了失心疯。林黛玉也是肺气虚的缘故才容易唉声叹气,最后死于咳血。
五恶
五脏对不同的环境有所厌恶,心怕很热的环境,肺怕很冷的环境,肝怕风大的环境,脾怕潮湿的环境,肾怕干燥的环境。以上可以叫做“五恶”。
五液
五脏的精华会化作人体不同的体液:心会生成汗液,肺会生成鼻涕,肝会生成眼泪,脾会成生成口涎,肾会生成唾液。以上称为“五液”。(www.hedaoshe.com)
五禁
五味容易导致某些疾病恶化:辛味容易消耗气,气病患者少吃辛味;咸味会消耗血液,血病患者少吃咸的,高血压就是血病哦;苦味会消耗骨头,骨病患者少吃苦的;甘味会伤害肉,肉病患者少吃甜的,胖子要少吃甜的;酸味会伤害筋,筋病患者要少吃酸的。以上称为“五禁”,对应患者少吃对应食物。
五发
病喜欢不同的发生条件:阴病喜欢在骨头上发生,比如痛风就是风寒湿三种邪气缠绕在关节处发生,属于阴病;阳病喜欢发生在血液里,埃博拉病就是血热病,会导致血溢出脉外而亡;阴病也容易在肉上面发生,比如胖子;阳病喜欢在冬天发作;阴病喜欢在夏天发作,比如痛风喜欢夏季发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