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本篇讨论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,告诉我们必须结合四时五行、三部九侯等反复审查,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。
正文
人体气血运行是模拟了自然之力
黄帝说:我已经把先生的九针给领会了,《针经》上说人体的气血阴阳会出现盛衰变化和左右偏胜的情况,治疗时可以取上部穴位治疗下部疾病,取左部穴位来治疗右部疾病,不论是实证还是虚证,都可找到对应的经脉穴位进行补泻的针法。(www.hedaoshe.com)
但以上这些都是人体自身荣卫偏胜、虚实造成的,并非由邪气入侵导致的。我象知道邪气侵入经脉时,病人的状况如何?应该如何治疗?
岐伯说:高明的医生,在制定治疗原则时,一定会把天地之间的自然变化考虑进来。
天有星宿,地有江河,人也有经脉,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。如果天地之气温和,江河之水就安稳流畅;如果天寒地冻,江河之水就会凝固不流;如果气候炎热,江河之水就会沸腾外溢;如果突然发生暴风,江河之水就会汹涌波涛。
人体也是相对应的,病邪侵入经脉时,如果是寒邪就会使血行凝滞不通,如果使热邪会使气血蒸腾,如果是风邪会使经脉中气血运行狂暴。
首先有天地,再有生命,然后有人类,人体的结构都是模仿自然而形成。 天地之间的变化和人的变化息息相关,人和周围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。 在不同的时节和不同的地域,人必须做出调整。比如在四川盆地必须要吃当地辣椒,这样才能去湿气。在冬天必须多穿衣服,这样才能保暖。
使用泻法消除病邪
病邪在脉中作祟,在寸口把脉,指下的感觉会忽大忽小,大表示病邪盛,小表示病邪退。
但是邪气运行,没有一定的位置,有时在阴经,有时在阳经,难以确定,应该进一步用三部九侯的方法诊察,一旦诊察到病邪所在的部位,就应该及时治疗,阻止病邪发展。
这时候应该使用泻法,在病人吸气时进针,进针时勿使气逆,进针后要留针候气,不要让邪气扩散。当病人吸气时再转针,以得气为目的。当病人呼气时,慢慢起针,病人呼气尽出时,才出针,这样邪气就会随针一起泄出。
寸口把脉虽然能知道病邪的状况,但是不能确定部位,要想确定部位就必须使用三部九侯诊法。毕竟寸口脉只是一个手腕处的脉,能知道病邪的一些基本情况就很不错了。 我们心肝脾肺肾有气机升降的变化(如下图)气逆就是违逆了这种变化。
使用泻法的步骤和解释
- 找到邪气聚集之地,准备在该处施针。
- 病人吸气时进针,不要干扰正常的元气升降变化。
- 进针后等候邪气过来,不要让邪气跑掉,方法就是留针,俗名叫候气。
- 邪气来了后要把它们聚集到针周围,方法是病人吸气时转动针,俗名叫得气。
- 当邪气聚集差不多了,就跟随病人呼气拔针,当呼气到极致时出针。
不要把针法想的很难,邪气无非是一种外在能量,只要了解人体正常气机变化,就能捕捉到邪气对人体的影响,从而确定邪气的各种信息。 针不能是普通的针,这种针必须能吸附这种外部能量,否则针法无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