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正文
治疗经满络虚和经虚络满的方法
皇帝问:怎么治疗经满络虚和经虚络满这两种疾病呢?
岐伯说:如果络实经虚,就用灸法补阴,刺法泻阳;如果经实络虚,就用刺法泻阴,灸法补阳。
① 皇帝内经通篇是阴阳,络是身体的小河属阳,经是身体的大海属阴。经虚就是要补阴,所以是灸法补阴。络实就是要泄阳,所以针刺泄阳。反之亦然。 ② 中医讲究平衡,阴阳不平衡就是不好,不要认为阳就是好的,阳多了就是阳邪。比如中暑,就是被阳邪入侵。 ③ 阴阳的分法有讲究,在内的属阴,在外的属阳,而且这个概念是相对的。比如女人属阴,男人属阳。人体五脏属阴,六腑属阳。人正面属阴,背面属阳。这都符合阳外内阴的特性。络脉分布全身在外,经脉主干道在内,所以我才说经阴络阳。
重虚症状的生与死
黄帝问:什么是重虚?
岐伯说:脉虚、气虚、尺虚,就是重虚。
黄帝问:有什么表现?
岐伯说:气虚就是膻中之气不足,表现为说话时声音低微,不能连续;尺虚,表现为行步软弱无力;脉虚,是因为阴血虚少,脉搏没有充盛的表象。凡是出现上述症状的病人,总体来说,脉象滑利的可以治愈,脉象涩滞的就要死亡。
黄帝问:寒气突然上逆,脉象盛满而充实的,将会怎样呢?
岐伯说:脉象实而滑利的,疾病可以治愈;脉象实而涩滞的,是逆象,会死亡。
黄帝问:脉象盛满而充实,手足冰凉,头部发热的,将会怎样呢?
岐伯说:若发病于春秋季节,疾病可以治愈;若发病于冬夏季节,就会死亡。另外,脉象浮而涩滞,脉涩而身体发热的,也会死亡。
① 这里主要就是讲重虚症状下,疾病的变化。 ② 人有气血,气推送血,血承载气。重虚可以理解为气血两虚。所以声音低微、行步软弱无力、脉搏不充实就不难理解了。 ③ 气血两虚的根源不是气血本身,而是身体机能导致的。有生命力的东西都会有顺滑的感觉,比如婴儿的脸蛋,无生命力的东西会表现枯涩的感觉,比如枯叶。所以脉象滑利代表气血还能通,是生的表现,而涩滞就是死的表现。
④ 一个气血两虚的人,脉象盛满而充实是什么原因呢?注意引起这个脉象变化的有个寒气上逆的情况,寒主收引,这会导致血脉收缩。也就是说寒气导致血脉变窄,从而引起脉充实的假象,其实本质上是脉缩小了,病情反而更严重了。如果这时候脉象滑利,代表气血还能通行,代表生。反之则死。
⑤ 如果疾病进一步变化,手足冰凉而头部发热,这说明气血在四肢是不通的,而在头部是通的。如果把头部看成阳,四肢看成阴,就形成了阴阳隔绝的局。我们知道外界环境会影响身体内环境,在外界环境走极端而人体内环境又阴阳隔绝的情况下,人就要死,所以才说夏冬死。反之则有治愈的可能。(www.hedaoshe.com)
重虚导致的全身虚浮肿胀
黄帝问:如果全身虚浮肿胀,将会怎样呢?
岐伯说:身体虚浮肿胀,脉象会急大而坚,而尺肤却枯涩,与脉不相适应。这样的疾病,从则生,逆则死。
黄帝问:从则生,逆则死是指什么?
岐伯说:所谓从,就是手足温暖;所谓逆,就是手足寒冷。
① 表面枯槁、脉象充实,也是阴阳隔绝的局面,这个时候气血能通,还有活路,否则死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