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正文
用针刺治疗我也不懂,大家看看就好。
疮痈肿毒的治疗
黄帝说:春天治病多取各经的络穴,夏天治病多取各经的腧穴,秋天治病多取六腑的合穴,冬季万物闭藏,人体的阳气也贮藏于内,治疗时应该多用药物少用针石。但少用针石,不包括治疗痈疽一类的疾病。如果痈疽一类的疾病应该用针石治疗的,则不可有片刻的犹豫。
痈毒刚发生时,不知道发病部位,摸又摸不出,又时有疼痛的,应刺手太阴经穴三次,以及刺颈两侧的缨脉穴各两次。
生腋痈而全身大热的,应刺足少阳经穴五次;针刺后仍不退热的,可刺手厥阴经穴三次,以及刺手太阴经的络穴和大骨交会之处各三次。
生急性痈肿而筋肉拘急痉挛,随着痈肿的发展而疼痛加剧,甚至会汗出不止的,是因为膀胱经气不足所致,治疗时应针刺膀胱经的腧穴。
疮痈肿毒就是皮肤上长了脓包,这个治疗一般需要用到针石。
腹部胀满、霍乱、惊痫的治疗
腹部骤然胀满,用手按压疼痛不减的,应该用针刺手太阳经的络穴,即胃的募穴和脊椎两旁的肾腧穴各五次。
治疗霍乱,应该用针刺肾腧穴旁的志室穴五次,刺足阳明胃俞和肾俞外两旁的胃仓穴各三次。(www.hedaoshe.com)
治疗因受惊而得的惊痫,要取五条经上的穴位:刺手太阴经的经渠穴五次,刺手太阳经的阳谷穴五次,刺手少阴经通里穴旁的手太阳经支正穴一次,刺足阳明经的解溪穴一次,刺足踝上五寸的足少阴经的筑宾穴三次。
某些病症引起的原因
消瘅(消渴病)、仆击(中风)、偏枯(半身不遂)、痿厥(身体某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)、气满发逆等症,如果病人为肥胖之人,多是由偏好肉食厚味引起的。
郁结不舒,胸膈上下闭塞不通等症,多是由暴怒或忧郁引起的。
突然昏厥,不省人事,耳聋,大小便不畅等症,多是由突然遭受精神刺激,阳气上迫引起的。
有的疾病不从内发,因外受风邪,风邪留滞,久而化热,故能消灼肌肉使人瘦。
走路时两脚偏跛,是由风寒湿邪侵犯引起的。
黄疸(皮肤发黄的病)、暴痛、癫疾、厥狂等症,是由经脉之气长时间上逆而不下行引起的。
五脏不和,是由六腑闭塞不通引起的。
头痛、耳鸣,九窍不利,是由肠胃疾病引起的。
肉食厚味容易伤脾,脾的运化功能差食物就不会变成精华,而变成湿毒,很多人误以为湿毒是水,其实不然。湿毒是身体一切废物的统称,可以把湿毒理解为毒素。 糖尿病就是血液中糖毒多了,中风也是因为血液毒素太多堵塞血管导致的,偏瘫痿厥也是同样道理,所以脾虚的人不能多吃,吃的越多毒素越多。 外界的6邪和自身的七情就是所有致病的因素,暴怒或忧郁会引起肝气暴走或停滞。肝主气机疏泄,如果肝气出了问题,就会郁结不舒。为什么女性抑郁症多,就是因为女性长期受压迫,导致肝气郁结,而且女性本来气机就偏弱。 人突然遭受精神刺激,会伤肾,因为七情的惊恐对应肾。肾开窍于耳,所以惊恐后会耳聋耳鸣。骨髓就是肾精的一部分,脑为髓之海,所以惊恐后会突然昏厥。肾主管大小便,所以惊恐后会大小便不畅。 寒湿趋下,就是说寒邪和湿邪容易集中在人的下半身,如果寒湿过多,就会导致两脚偏跛。有些人喜欢翘二郎腿也是体内寒湿重的表现。 人体的气机升降是一个闭环,既要能升也要能降,这和四季变幻一个道理。如果气机一直不下降,就相当于一直处于夏天。人长期处于夏天会烦躁,身体长期气机不降就会癫疾、厥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