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第一部分(www.hedaoshe.com)
正文
疟疾入侵的部位不同,发病部位也不同
黄帝说:您说卫气每行至风府时,能使腠理张开,和邪气相遇,然后发作。现在卫气和邪气相争的部位每天下降一节,也就是说病气所发之处并不在风府,但是为什么这样还能每日发作一次呢?
岐伯说:以上是指邪气侵入头颈部位,沿着脊骨而下行的发病规律。
人体的组织,有虚实的不同,而邪气入侵的部位也不同,所以受邪部位不一定都在风府。
比如:病邪中于头项的,卫气运行到头顶时才发病;邪气中于背部的,卫气运行到背部时才发病;邪气中于腰脊的,卫气运行到腰脊部才发病;邪气中于手足的,卫气运行至手足部才发病。
总而言之,卫气所运行的地方,只要与邪气相合,疟疾就会发作。
风邪侵犯人体没有固定的部位,但是只要卫气与邪气相合,腠理张开,邪气就会被发现,而邪正相合的地方,也就是病气所发之处。
① 疟疾我们知道是疟原虫导致的疾病,由蚊子传播。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哪个部位,哪个部位就会感染疟原虫。当卫气运行到感染的位置,就会发病(发病一定是正邪相争的结果)。 ② 疟原虫会随着人体循环不停的移动,所以正邪相遇的时间也会变化,这时候发病就会表现的延后或提前。
风证和疟疾的不同之处
黄帝说:说得太好了!风病和疟疾十分相似,但是为什么风病的症状常持续存在,疟疾的发作却有休止呢?
岐伯说:风证是风邪从哪里入侵,病就停留在哪里,所以症状持续存在;疟邪则是循着经络深入体内的,只有与卫气相合交争时,疟疾才会发作。
① 风证是一个大类,包括风湿、风寒、风燥、风热等。里面既有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的,也有人自身组织功能丧失导致的。比如中风,就是人体脑细胞大量死亡导致的风证,会导致口眼歪斜等。 ② 这里说的风证之所以有固定的部位,症状常持续存在,不会消失,就是因为由人自身组织功能丧失导致,比如风湿、中风等。
寒疟、温疟、瘅疟三种由疟原虫引发的不同病症
黄帝说:疟疾发作有先寒后热的,这是为什么?
岐伯说:夏天感受了严重的暑邪,汗大出而腠理开发,此时如果遇到微寒的水湿之气,邪气就会伏藏在腠理皮肤中,如果到了秋季再感受风邪,就会形成疟疾。
水寒是阴气,风邪是阳气。因为先被水寒之气所伤,后被风邪所伤,所以会先寒后热。这种病的发作有一定的时间性,病名叫做寒疟。
黄帝问:疟疾发作先热后寒的,又是为什么?
岐伯说:先被风邪所伤,后被水寒之气所伤的,就会先热后寒。这种病的发作也有一定的时间性,病名叫温疟。
还有一种情况是只发热而不发冷,这是因为病人的阴气先损耗于内,阳气独亢于外造成的,疾病发作时,有少气烦闷、手足发热而欲呕吐的症状,这种病被称为瘅疟。
① 发热一定是能量多的部位,而发冷一定是能量少的部位。全身发热就是人体能量开始提升,而全身发冷就是人体能量开始收缩。 ② 发热发冷虽然是疟原虫导致的,但却是人体自身的反映,这叫做战术调整。这好比行军打仗,一场激战过后就要休养生息,这样才能持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