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正文
疟疾的一些问题
黄帝说:有的疟疾隔两天或几天就发作一次,发作时有的病人口渴,有的病人不渴,这是为什么?
岐伯说:隔多天发作的人是因为邪气和卫气虽然存在于六腑之中,有时候不会碰到,也就不会打架。
疟疾这种病,是在阴阳更替(白昼天黑更替)的时候会更加剧烈,有的人病情轻,有的人病情重,所以有的人不渴,有的人渴。
黄帝说:医书上说夏天被暑期所伤,秋天必然会得疟疾,但有的人疟疾发病并不在秋天,这是为什么呢?
岐伯说:如果秋天得了疟疾就是顺应了四时发病的规律,形证不同的疟疾则是没有顺应四时的发病规律。
发于秋季的疟疾,病人怕冷。
发于冬季的疟疾,病人不是很怕冷。
发于春季的,病人怕风。
发于夏季的,病人汗多。
① 这里要纠正一个错误,我错误理解了疟疾就是蚊子疟原虫导致的,但中医疟疾可能和西医说的不是同一个。比如西医的糖尿病在中医里没有,但中医有消渴症。
温虐原理解释
黄帝问:温虐潜伏在身体哪里?居住在哪个脏腑呢?
岐伯说:温疟是因为冬季感受了风寒,邪气伏藏在骨髓中。
到了春天阳气生发之时,如邪气不能自行外出,遇到暑热,就会使人脑髓消减,肌肉瘦削,腠理开泄,这时若过劳,邪气就会乘虚和汗液一同外出。
这种病因为病邪潜藏于肾,所以发作时,邪气是自内出于外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阴气先虚,而阳气偏盛,阳盛就发热,热极而衰,邪气又入阴分。邪入阴分,则阳气又虚,阳气虚就会发冷,所以这种病是先热后寒,名叫温疟。
① 腠理:皮肤、肌肉的纹理。分皮腠、肌腠等。有时又指皮肤和肌肉的交接处,合称皮腠。腠理是渗泄液体,流通和合聚元气的场所,有防御外邪侵袭的功能。
瘅疟的原理
黄帝问:瘅疟的情况是怎样的?(www.hedaoshe.com)
岐伯说:瘅疟是因为肺脏一直有积热,肺气壅盛,气逆而上冲,致使胸中气实,不能发泄于外,适逢劳力过后,腠理开张,风寒之邪就会乘虚入侵皮肤之内、肌肉之间而发病。
发病则阳气偏盛,阳气充盛而不见衰减,就会只发热而不寒冷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是因邪气不入阴分,所以只热不寒。
此病邪气内藏于心脏,外留于肌肉之间,能使人肌肉消瘦,所以名叫瘅疟。
② “邪气不入阴分”这要从卫气的运行角度看。我们人体的卫气白天主要运行在阳经,晚上主要运行在阴经。所以说“邪气不入阴分”可以理解为邪气不入阴经。
② 阳分阴分大家不要理解的太复杂,解释说白天到来时就是阳分,这时候卫气会跑到阳经运行。阴分则是夜晚来临的时候,这时候为其会跑到阴经运行。所以卫气在白天能护卫,在晚上能滋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