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述
本篇主要阐述了五脏六腑寒热相移引起的多种病变,而这些病变皆属脏腑气机逆乱所致,这说明脏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,一脏有病,可影响到其他脏腑。
五脏寒气位移
黄帝问:五脏六腑,它们寒热互移的情形是什么样的?
岐伯说:肾若把寒移到脾,那么人就会患痈肿和少气之病。
脾若把寒移到肝,那么人就会患痈肿和筋挛之病。
肝若把寒移到心,那么人就会患狂症和心气不通之病。
心若把寒移到肺,那么人就会患肺消病。此病的病状是,病者饮水一分,却排出小便二分。其为不治之症。
肺若把寒移到肾,那么人就会患涌水病。涌水病的病状是,病人的腹部按起来不太坚实,又因为水气滞留在大肠,所以当病者快走时肠中会有清晰的声响,这就类似于在皮囊中装上水。此为水气之病。
①痈肿: 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,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,就是皮肤上长了大脓包。
②五脏有自己管辖的部位和分担的功能,以上寒气转移后,明显能发现对应功能和相关部位出问题。比如肝在五体为筋,所以会出现筋挛之病。心则是主神明,所以会出现狂症和心气不通之病。
③以上的寒气转移能明显发现症状多为阴。比如少气,心气不通。
五脏热气位移
脾若把热移到肝,那么人就会患惊恐和鼻衄之病。
肝若把热移到心,那么人就会死亡。(www.hedaoshe.com)
心若把热移到肺,时间长了,人就会患鬲消之病。
肺若把热移到肾,时间长了,人就会患柔痓之病。
肾若把热移到脾,时间长了,就会损伤脾的阳气,使人患上肠澼之病,此病无药可治。
女子胞若把热移到膀胱,那么人就会出现小便不利、尿血的病状。
膀胱若把热移到小肠,那么人就会出现肠道堵塞、大便不畅的病状,而热气上行,还会导致口舌糜烂。
小肠若把热移到大肠,导致人体热结不散,那么人就会患伏瘕或痔疮。
大肠若把热移到胃,人就会出现食量增加但消瘦无力的病症,这种病被称为食亦。
胃若把热移到胆,人也会患食亦病。
胆若把热移到脑,那么人就会患鼻梁内有辛辣之感的鼻渊病。鼻渊病的病状是,病人浊涕常流不止,时间长了就会鼻中出血、目暗不明。
上述病症,都是由于寒热之气厥逆,在脏腑中转移而导致的。
①鼻衄:鼻出血。 ②鬲消:主要证是心烦、膈满、消渴、多饮等。 ③柔痓:骨强筋柔,肢体举动无力。 ④食亦病:多食而消瘦。
⑤以上的热气转移能明显发现症状多为阳。
⑥肝把热传到心人就会死亡,和五脏的传变有关系。一般情况下,某一脏得病后,会把病传变给子脏,比如心属火,肝属木,心有病邪后,会传给肝,因为心为肝之母,肝是心得子脏。如果子脏传给母脏就是反常,反常就是不好,所以人会死亡。类似于冬天应该冷,但是很热,这就是反常。
文章首发于: https://w2fenx.com